很榮幸,今年入選了2020年未來大人物。
從沒想過,三年前曾因為罹癌而如此萎靡不振的自己,在三年後能獲得這樣的肯定。
最近因為在籌備電台節目,
曾收到一位有報名受訪的朋友跟我分享:
她是一位病友的陪伴者。
幾年前,她男友罹癌了,
男友每天都過得鬱鬱寡歡。
她曾拿我寫過的文章、拍的癌症音樂創作:紫薇怕打針給男友看,希望他心情好一些。
但男友看完後,非但沒有比較釋懷,
反而告訴她:
「生病了,她怎麼還能這麼開心?」
「不覺得這些東西都很假嗎?」
她請我讀完訊息後不要生氣。
她說明男友當時沒有惡意,
只是情緒太低落了。
/
其實,我看完後一點也不生氣。
因為,我完全可以理解她男友的心情。
身為一位悲觀主義者,
面對癌症,我也是如此萎靡、如此充滿情緒。
當年,我硬生生將自己封閉好幾個月,
天天足不出戶。
每天會看見的真實人類,
大概也只有外送員吧。
而我之所以「看起來很正向」地做了那麼多事、甚至還拍MV,都只是想向自己證明:
「生了病的自己,不是廢物而已。」
/
但同樣身為悲觀系病友,
我們之間最大的差別,
「不在於我有沒有比較樂觀正面,
而是,有沒有採取行動。」
正因為我有所行動:
我寫過的文章、講過的演講、創作過的音樂,
才得以成為觸角,讓我認識志同道合的夥伴,在日後一起創立病友社群「我們都有病」。
「我們都有病」——致力於給病友發聲的舞台。
以每週為單位採訪病友、照顧者,
讓更多人有機會發洩他們生病背後滿滿的情緒、及分享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故事。
再次感謝 關鍵評論網,
將2020年未來大人物的獎項賦予我們團隊,
認同我們在做的事。
/
最後,
我想呼籲跟我一樣同為「悲觀系」的病友。
我們對生病都有悲觀的權利,
無需強迫自己樂觀。
但起碼,起碼,起碼和自己約定:
痛苦之餘,偶爾也做些你能力所及、
做完後會有成就感的事。
寫文章也好、畫圖也好、寫日記也可以。
不需要每天都強迫自己有所產值,
有感覺再行動即可。
只要有所行動,
相信持續一年或是多年以後⋯你會發現,
這件事,將為你帶來始料未及的巨大收穫。
真的。
This is #癌友有嘻哈 謝采倪 2020.11.29 20:48
#我們都有病
#我有病我驕傲
#我沒病挺有病